7月26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常州货运司在武汉审查通过了《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昌门溪至熊家洲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荆江航道即将展开全面系统整治,困扰长江中游航运的“瓶颈”有望在未来三年内打通,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据长江航道局局长熊学斌介绍,荆江航道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湖北宜昌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全长347.2公里,由于河床性质特殊,航道变化剧烈,常州物流存在10余处碍航滩段,历来是长江航运的“卡脖子”河段。近年来,随着长江下游深水航道的建设和上游三峡库区的形成,长江上游、下游的航道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改善,目前中游航道与上、下游航道水深相比明显偏低,制约了长江黄金水道整通过能力的提升,亟待进行系统整治。
国家高度重视荆江河段系统整治,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将荆江航道系统整治列为十二五期重点建设工程。熊学斌常州货运说,此前,长江航道局联合全国顶级科研院校,开展了数十项的关键技术专题研究,进行了十多项整治工程实践,基本摸清了荆江航道的演变规律,掌握了沙质河床整治技术,积累了成熟的整治经验,为荆江河段开展系统整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审查通过的工可研究报告表明,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将遵循统筹兼顾、系统整治、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治理原则,按照守护洲滩、稳定航槽的整治思路,在3—5年时间内,对昌门溪至熊家洲280.5公里范围内的13个浅险水道进行系统整治,通过护滩、加固护岸、护底、填槽等工程措施,守护有利的洲滩形态,遏制河道的不利变化,适当调整局部航段水流,改善航道条件,2015年前全面达到水深3.5米、航宽150米、弯曲半径1000米的航道尺度,进一步改善航道条件,满足中游航运的水深需求。中游航道贯穿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三省,是我国物资运输承东启西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沿江中部三省目前已经形成了汽车、钢铁、轻纺、水电、第三产业等五大产业群,外贸货物运输量增长迅猛,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制品、金属矿石、钢铁、矿建材料等运输需求持续旺盛,荆江航道条件的改善,将为中游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
资讯排行
- 马增荣会见中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雪梅一行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数智赋能促转型,创新驱动谋发展——“智慧仓储”助力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
- 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 多地稳外贸稳外资打出“组合拳”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发车
- 浙江加速交通设施数字化转型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