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交通物流网ChinaTLN.com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亚太物流链:艰难的最后一公里
相关专题: 行业报告 发布时间:2012-09-10
资讯导读:第24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峰会于9月2日至9日在俄罗斯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举行。“建立可靠的供应链”是本次峰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亚太区地缘的复杂直接导致了供应链的高成本低效率。 
相比欧美等区域,亚太地域性的结构和体系要复杂得多,这包括民族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管理法规和基础设施环境的不统一……每一个因素都给供应链带来挑战。 
俄罗斯驻华大使谢尔盖·拉佐夫说:“现在亚太地区供应链有许多瓶颈,如通关手续缺乏效率。”
事实上这种瓶颈是全方位的,包括政策法规、硬件设施、企业规模,甚至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观念上的滞后,都成了亚太区供应链的障碍。 
以中国的数据为例,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20%以上,美国则是8.5%。中国海陆空综合运输体系的长期分割和融合的不到位,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一大原因。 
本次第24届APEC峰会,主办方俄罗斯提出了“欧亚太平洋”的合作倡议,旨在经由中俄两国,将亚洲、特别是东亚同欧洲联系起来,打破了美国檀香山APEC峰会“跨太平洋体系”的倡议,把地缘政治拉得更广。 
有一个认识误区在于,物流业的发达程度要靠企业的努力。而实际上,要克服亚太区环境的特殊复杂,建立整个供应链产业的配合,打破国界限制,把亚洲“链接”到欧洲乃至全球,更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目前,全球形成的欧洲、北美及亚太三大经济体中,亚太区的物流水平要低于另外两个区域。除了日韩两国外,亚太地区多数国家在物流成本及效率方面,已被欧美国家远远甩在了身后。亚太物流协会执行会长罗伯特·德索萨在2011年时即坦言,亚太地区的物流链效率还整体低于欧洲、北美。 
在专业人士看来,其间的差距要比经济上的差距大得多。物流链发展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亚太地区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这种落后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政策法规、硬件设施、企业规模,甚至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观念上的滞后,这也直接导致亚太区物流链成本偏高及效率低下。 
正如第24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峰会所讨论的主题之一——“建立可靠的供应链”所关注的一样,建立有效的、一体化的物流联接,需产业链上下游及政府部门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物流效率:打破传统国界 
“与欧美区域不同的是,亚太区的政治环境更为复杂,这直接影响到了亚太区物流链的成本和效率。”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上海副主席王曦直言,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两大区域经济集团相比较,亚太区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这其中不仅有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一的因素,受区域政治环境的影响也颇大。 
如美国和加拿大间,早已形成了沿美加边境、贯穿东西的铁路运输通道和畅通发达的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而欧盟在物流方面,更是打破传统国界的概念,由欧盟委员会牵头打造跨欧洲交通运输网,其中包括建立连接铁路与公路的主要港口、设立通向城市中心机场的铁路、开设降低运输瓶颈的跨境项目等。 
王曦表示,全球物流业未来的趋势将是,通过物流技术的应用,建立物流区域化、全球化的服务体系,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及提高物流链效率的目的。而亚太区相对松散的政权体系,使得物流业的资源整合难以实现。如在物流节点的打造和物流设备的应用上,亚太区就已明显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上。 
此外,由于产业的发展阶段不一致,亚太区还未能形成像UPS、FEDEX、DHL、TNT这样国际性的物流企业。而事实上,这些行业巨头对区域物流发达程度的推动,是举足轻重的。 
如美国的UPS通过并购,将自己的大物流运输网与南美洲的物流网相结合,从而实现南北美洲两个大陆一体化的整体物流网络。而美国FEDEX通过在法国的戴高乐机场建设小件货物仓储运输设施,将欧洲38个城市的空中物流和陆地物流连为一体。总部在欧洲的DHL,也曾试图通过并购美国大型的运输企业,对抗UPS及FEDEX的竞争。 
“通过数十年的并购,快递物流行业已经成为国际上集中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了。”前TNT大中华区天地华宇CEO徐水波表示,物流行业愈发呈现出集约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是,行业企业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相比于欧美的快递物流公司,亚太区及国内的物流企业还处于小而散的状态,营运效率偏低。 
物流成本:整个供应链的参与 
王曦表示,一个物流行业的认识误区在于,物流业的发达程度,主要是依靠行业企业的努力。而实际上,它需要整个供应链产业的配合,以及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如甩挂运输早已是欧美物流业的主流运输方式。但在国内,这种能够极大提升运输车辆的周转使用效率的运输模式,还受限于政策法规的完善及客户企业的经营意识。 
所谓甩挂运输,是指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方式。“现在中国主流的公路运输模式,是集装箱牵引车司机下午2点到某工厂装货,差不多晚上12点才把货柜送到码头,中间10个小时的时间几乎都在睡觉或抽烟中等待。”王曦说。 
甩挂运输在中国已有尝试,但诸如养路费、交强险等问题,仍无明细法规进行指导及规范。王曦表示,此外,甩挂运输的模式,还需要客户企业对自己的仓库、货场、信息系统等环节进行改造。如果没有客户的支持,单凭物流企业,很难撬动这一运输模式的变革。这仅仅是物流产业中一个很小的方面,但足以说明,物流行业的兴起,需要整个供应链及产业环境的支持和配合。 
宜家大中华区采购经理Peter Wisbeck则通过向记者举一个例子,说明整合供应链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宜家最早到中国时,设计的桌子与中国市场常见的产品无异,桌面与桌腿间是固定住的。但之后其与供应商合作,开发出四个桌腿可以卸下来放到桌子里面的产品。这个细微的改动,使得产品的包装尺寸缩小了一半,对于一个货柜车来说,就可以装载两倍的货物了。 
宜家未来还计划将自己的销售数据与更多供应商共享。通过对销售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供应商的库存,并降低物流费用。也就是说,宜家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从产品的设计就已开始,直到终端的商品销售行为的产生为止。 
王曦认为,这种通过整合供应链,控制物流及营运成本的方式,值得中国的企业借鉴和学习。事实上,在物流技术革新的背景下,物流成本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去应对。相关企业在规划内部资源的同时,也需充分整合外部资源。 
走出去:莫要盲目收购 
随着中国制造、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的一些大型航运、航空运输企业及港口企业也已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并在布局一些针对港口、码头等物流节点的收购计划,以及加大对进军海外物流的硬件投入。 
但在王曦看来,至少到目前为止,类似的收购行为或投资计划都是失败的。他表示,即使是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这种针对海外网点布局的投入费用都是非常高昂的。以目前中国物流业企业的运营水平来看,尚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几乎是出去一个死一个”。 
他建议,国内企业应先暂时放缓对海外固定资产的收购计划,转而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其中包括对物流链的运营管理能力、物流人才的建立与培养、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等。对于物流所必需的硬件设备及节点,可以通过更多与国外企业合作的方式,以降低投入并减少风险。

来源:中国钢材现货网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