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交通物流网ChinaTLN.com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我国新船价格指数发布1年半来首次上涨
资讯导读: 1月17日从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有限公司获悉,最新一期的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1月1日—15日)报857点,比上期回升了1点,这是该指数自2011年7月1日(基期指数1000点)发布以来的首次上涨。
1月17日从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有限公司获悉,最新一期的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1月1日—15日)报857点,比上期回升了1点,这是该指数自2011年7月1日(基期指数1000点)发布以来的首次上涨。
在过去近两年时间里,造船市场三大主流船型中跌幅最大的是干散货船。干散货船综合价格指数从2011年7月1日首次发布的1000点,一路下滑到2012年12月30日的841点,跌幅达14.4%。统计显示,中国船厂的产量中将近七成是干散货船,这也导致中国造船业陷入严重困境。
尽管当前的新船价格指数涨幅甚微,而且还有可能有反复,但指数的首次上升,意味着长期处于困境中的中国船厂终于见到了一线微光。中国造船业要真正走出当前的危机,关键还是造船科技的创新。
统计显示,2012年韩国船厂共获得225艘新船订单,订单总金额约299.8亿美元,同期中国船厂获得420艘新造船订单,订单总金额154.5亿美元。应该承认,韩国船厂在LNG船、大型成品油轮等高技术含量船舶上仍然拥有明显的优势。
不过,中国造船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局面也在逐步改变。比如,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中远船务12月成功拿下来自英国买家的一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油船 (FPSO)和来自新加坡买家的一座半潜式生活服务平台订单,总金额超过6亿美元。在节能型船舶方面,上海外高桥(9.33,0.00,0.00%)船厂成功研发了18万吨级世界第6代“好望角”型散货船,并成功与欧洲船东签订了共计6+2+2艘的大宗建造合同。
业内人士分析,只有在技术上有突破,中国在争夺新船订单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潜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对韩国的赶超。
来源:锦程物流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资讯排行
- 马增荣会见中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雪梅一行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数智赋能促转型,创新驱动谋发展——“智慧仓储”助力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
- 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 多地稳外贸稳外资打出“组合拳”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发车
- 浙江加速交通设施数字化转型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