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是支撑制造业、商业的基础,也是我国实施刺激消费政策,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流通业,就没有商业,没有商业,社会经济就很难繁荣。随着“中国制造”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这标志着发展现代流通业,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因此,多次提出提案,建议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扶持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
1、要在国家战略层面,确立流通业的产业地位。只有在思想意识方面增强了,才有可能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产业发展。
2、要通过税收政策,对行业企业进行扶植。之前,我们一直也在呼吁为流通产业减免税收。比如蔬菜销售免收增值税、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税收减半等,都是国家对流通产业的扶植措施。也说明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采纳。
3、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张志刚认为,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作用不可小视。他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行为,靠市场需求去调节;另一种则是具有公益性质的,要靠政府来投建。比如,保证老百姓“菜篮子”工程的农贸市场和存贮果蔬的冷库,就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投资的话,难免会产生菜价的大幅波动,不利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对于这种具有公益性的物流基础设施,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要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因为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既可以扩大网上消费群体,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和消费领域,又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最终实现。“因为消费者在网上买东西,是不分区域的;而且,通过网络直接交易,还可以减少很多流通环节,有利于降低总体成本。同时,还能促进快递等衍生行业的发展。流通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又是一个基础服务性行业。它的发展,需要政府、市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流通业搞活了,我们的经济才能有无限活力。
资讯排行
- 马增荣会见中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雪梅一行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数智赋能促转型,创新驱动谋发展——“智慧仓储”助力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
- 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 多地稳外贸稳外资打出“组合拳”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发车
- 浙江加速交通设施数字化转型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